地母至尊慈訓:在修行路上,何為甘怨?何為甘願?兩者之間差異為何?
修行不是一板一眼,而是該吃飯就吃飯、該喝水就喝水、忙碌了一天、回家洗澡時,就認真的洗去一身疲憊,讓身心都獲得洗滌,簡單來說修行就是專注地活在當下,它是很自然的事情,而不是特定要做什麼事情才是修行。
有些人來到道場,當碰到意見不合時,當下能隱忍脾氣,回到日常生活當中,卻忘了所學之道,待人處事隨心所欲的發脾氣。
修行要把它修到不管在工作、生活、修行上都是一體一面。而當下的心態是很重要的,更進一步來說,看待事情發生的好壞,取決於對事情的看法是「甘怨」或是「甘願」。
「甘怨」來自於心,它會阻礙你很多事情,碰到事情時、若以自身立場來看,沒辦法站在他人角度來思考,所造就的局面則是全世界與你作對,心結難解,個性難改,怨嘆上天不公。
但用「甘願」來想,心念願力一樣是來自於心,但卻是自願懺悔過去所做一切,感恩事件的發生,警惕並且修正自己,包容他人的行為,理解他人的想法,同音不同字,造就不同命運,甘願是扭轉原有命運的一把鑰匙。
不管是踏入修行也好,一般世俗人也好,若還悟不到什麼是「願」、什麼是「怨」,那就會在抱怨的胡同裡撞來撞去,心沒辦法獲得平靜。
學會釋放「怨」,心清空騰出空間後才能再繼續前行,所望之處皆為充滿愛與平和的世界。